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也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一段时间以来,我通过加强对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对加强企业党的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做好企业党建工作有了更清晰的思路,下面结合通号建设集团实际情况,就如何做好企业党建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聚焦领导班子这个关键少数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是治国理政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来源,把这支队伍建好、用好、管好,对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对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至关重要。”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这一论断,为我们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指明了方向。
目前,通号建设集团两级领导班子总体上来说是很不错的,但是也存在学习不够、作风不实、创新不足、担当不强等诸多问题。集团公司是股份公司工程总承包板块的生力军,肩负着推进结构调整、拉动业务增长、实现规模经营三大使命,因此,加强集团公司两级领导班子建设,确保股份公司党委各项决策和部署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是加强企业党的建设的有力保证。
为此,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这一目标,认真抓好两级领导班子建设。一是修订完善《创建“四好”领导班子活动实施办法》,推行以业绩考核为基础、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细化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确保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健全,议事程序规范,议决事项明确,整体功能有效发挥。三是加强董事会、监事会建设,提升企业治理水平,确保班子成员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补台,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发挥以上率下的示范带动作用。四是贯彻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以严的标准要求、以严的措施管理、以严的纪律约束领导班子,使其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不断改进领导作风和形象。
二、强化基层组织这个坚强堡垒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一个基础,这个定位是党章赋予的。全面从严治党要在国有企业落实落地,必须要从党的最基层组织抓起。
通号建设集团是工程总承包管理型企业,工程项目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源头、企业形象的窗口,也是企业党建工作的前沿阵地,因此,加强项目党的建设,促进项目健康发展,是我们当前一项十分迫切的工作。
首先要抓好组织全覆盖,确保无盲区。由于组织结构、经营模式、用工方式等原因,目前通号建设集团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出现了一些盲区和空白点,我们正在进行认真的梳理和排查,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有党员,哪里有党员,哪里就要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要有健全的和党组织的作用充组织生活分发”这一原则,切实做好基层党组织的全覆盖工作。
其次,要围绕“把方向、建班子、管党员、育人才、带队伍、保稳定、促发展”几个方面,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具体来说,要抓住四个关键点:
一是抓班子团结,促领导合力,要按照“大事集体决策、党政共同负责”的项目领导体制,认真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要抓学习,以项目生产经营业绩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硬指标;要促交流,经常组织碰头会、交心会,保证班子成员之间有效沟通,及时消除误解、化解矛盾。
二是抓队伍稳定,促项目和谐。要明确项目的管理目标和发展定位,建立共同愿景,凝聚全员思想;要要高度关注员工的各项需求,创造条件,提供平台,拓展空间;要发挥群众工作优势,帮助员工经济上解困、生活上解忧、思想上解扣、情绪上解闷。
三是抓终端责任,促责任落实。要对项目员工定岗定责,把项目的安全、质量、工期、责任成本等目标分解到每个人头上,让员工明确自己应该负什么责任,应该尽什么职责;要组织开展绩效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员工收入、评先评优、职务提升挂钩,形成良性激励机制;要大力宣传爱岗敬业、认真履职的普通员工先进事迹,带动项目员工学先进、抓落实、促发展。
四是抓围绕中心,促工作成效。要深入开展“创岗建区”、“创优争先”等活动;要采用多种形式,组织一线员工深入学习应用施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法,围绕施工难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要大张旗鼓地开展各种宣传活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施工现场,使项目党建工作成为扩大企业影响、提升企业形象的有效途径。
三、抓住党务队伍这个有力抓手
抓好党务队伍建设,是搞好国企党建工作的有力抓手。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选拔政治素质好,熟悉经营管理、作风正派,在职工群众中有威信的同志做企业党建工作,把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
然而,党务工作边缘化趋势日趋严重,认为党务工作“没价值”、“没前途”、“没权力”的大有人在,这是制约企业党建工作水平提升的最大瓶颈,而破解这一瓶颈的有力武器,就是加强党务干部的培养,支持党务干部的工作,解除党务干部的后顾之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结合实际,做好党务干部队伍的培养工作:
一是“给面子”,彰显党务工作重要性。通过采取座谈会、交心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党组织的定位、职能、作用、业绩,让党旗在职工心中“红”起来;通过一些年轻人喜闻乐见、愿意参与的活动,引导年轻人了解党、热爱党,从而愿意从事党的工作。
二是“给待遇”,增强党务岗位吸引力。提高党务干部的政治待遇,拓宽晋升渠道,让大家看到,党务干部同样有发展、有前途;始终坚持“分设、专职、一样”的原则,让党组织书记享有和经理同样的待遇;确保有政工职称的人员与其他技术、经济类职称人员享受同等的经济待遇,不能厚“此”薄“彼”。
三是“给权力”,确保党组织书记“腰杆硬”。建立配套的检查监督制度,确保“党政共同负责、大事集体决策”的领导体制得到真正落实;把“三重一大”和党政会签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财务、审计、纪检、干部考核等工作的必查项目,发现问题一定要严肃追究责任,从制度上保证党组织书记能够参与决策和管理。
四是“给本事”,促进党务干部年轻化。定向和有计划地培养政工干部,包括适量招收政工专业的毕业生,也可以从现有的大学毕业生中发现适合党务工作的人才,放到党务工作岗位培养锻炼。同时,要鼓励并创造条件支持政工干部参加各类相关培训,提高政工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让他们提升能力,做起工作来更加得心应手。
四、严肃政治生活这个根本保证
遵守和执行党内政治生活,既是推动企业改革创新发展的需要,也是锤炼党性、改进作风的必然要求。正因为如此,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新经验,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提出新的要求。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推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断取得实效。
一是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党委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实施细则》等议事制度,确保“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始终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同时,要求相关部门对党委决定的各项工作有效跟踪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二是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继续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在确定用人标准、研究推荐人选、完善考察机制、培养后备人才、加强监督管理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和“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深化选人用人制度改革,积极推进 “三能”改革;贯彻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
三是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坚持“团结-批评-团结”,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严肃认真提意见,满腔热情帮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