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奋进新征程|红黄蓝绿,苍南104国道项目齐了!

发布时间:2022-12-27 作者:张潇允 来源: 字号:

道路交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也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象和窗口。近年来,通号建设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以央企“铁肩膀”扛起国家道路建设“重担子”,先后在贵州铜仁、湖南吉首、云南安宁、河南西华等地,不断交出市政道路施工建设优异答卷。

“十三五”时期,面对区域发展的蓬勃需求,浙江福建两省启动104国道新建项目,作为连接浙东南和闽东北地区南北向交通的重要通道之一,104国道既承担着长途过境交通,又兼具了G15国家高速公路分流辅道功能。面对地方需求,通号建设集团闻令而动,积极承揽了新建104国道苍南段施工任务,项目全长约14.5㎞,建设内容包含一级公路、二级公路、隧道工程等。

如果初见有颜色,那一定是青翠绿!

新建104国道苍南段位于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的苍南灵溪镇,其四面环山的丘陵地形以及背靠海景的独特地理位置,使苍南这个县城先天具备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但这种地形地质条件对于项目部而言却是一个莫大的麻烦,为此,通号交建第一时间组建了以测量人员为主的团队前往现场!

“初到项目,我们便攥着图纸去了路线位置,那时哪有什么路,映入眼帘的只有连绵的大山和一望无际的树林。”据项目部第一批到岗的员工介绍,新建104国道苍南段规划于绿水青山之中,建址途经4座高山、数十座山丘以及8条河流,这就意味着在今后的施工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成为他们的工作常态,他们表示,其实来项目前早已有了心理准备,深知此次建设之旅定不简单,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会如此艰难。

在深山中施工,要想与蓝图保持完全一致,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前期的测量工作,为此,6位项目青年主动请缨扛起责任,成为从早到晚在荒野树林中摸爬滚打的人。据同事介绍,为圆满完成测量任务,出发前他们都会在背包里备好每日的干粮,干粮种类很简单,大多时候就是馒头、咸菜、饮用水。因正值夏季,炎热环境下,使捂在包里的干粮时常变了味,为了充饥,他们选择硬着头皮吞下,在饮用完水壶里的水后,他们便将流淌的山泉灌入壶中续杯……

被带刺的荆棘刮破无数条裤腿,被锋锐的岩石磨破无数双鞋底,当问及他们如何评价自身这段经历时,他们骄傲地表示自己是丈量祖国大地的实干家,山林里的那抹绿成为了他们人生中铭记心底的重要记忆。

如果引领有颜色,那一定是支部红!

党的引领作用有效发挥,能有效激发团队凝聚强大动力。在人才队伍配足配齐后,通号交建党委第一时间在苍南项目部设立项目党支部,力争以创建企业标杆党支部为目标,将党建和施工生产深度有机融合起来,切实为项目顺利完成各项施工生产任务,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强的组织保障。

“我们支部是技术型支部,能有效为现场一线提供技术支持!”在大山深处挖隧道,首要任务就是保证安全,面对4段隧道各不相同的难点问题,项目党支部充分发挥引领优势,组织技术专家和专业性人才进行了技术攻坚,其中,他们对于攻克岭头山隧道难题的点滴印象最为深刻。据项目支部书记靳国柱介绍,岭头山隧道全线最长823米,最大埋深约83米,虽不是项目部所承接隧道中最长的一个,但其处于低山沟谷区,围岩岩性多样复杂山体,使岭头山隧道成为施工开展最难进行的一个隧道。

岭头山多是凝灰岩材质,岩石坚硬难以用机械掘进,只能采取爆破的方式进行,而山体爆破往往会导致山体滑坡、洞身塌陷等问题,这就需要方案制定更加严密,爆破范围更加精准,从8次进山考察到6次方案制定、修改、完善,项目党支部在此期间与技术员进行了无数次的沟通,向施工人员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培训,为的就是确保在山体爆破中能够万无一失。“三、二、一,爆破!”2019年10月1日,一声胜利的巨响响彻云霄,根据后期勘测认定,爆破范围不偏不倚,在项目党支部的有效带领下,项目部精准的完成了洞口爆破。

岭头山隧道顺利开工之后便是赶工期、追进度的大干时期,即便是在炎热高温的夏季,工人师傅依旧顶着烈阳奋战在一线,水稳强制性拌合机、装载机、自卸汽车、压路机、钢丝绳等齐上阵,负荷运转、无惧风雨。2020年9月3日上午8时,苍南段改建工程施工第1标段岭头山隧道顺利贯通,极大缓解了后续施工中的资源调配压力,为104国道苍南段改建工程的顺利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果实干有颜色,那一定是通号蓝!

苍南项目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前后建成白岩石隧道、广化寺隧道、岭头山隧道、岩尾山隧道,搭设大桥杨家井互通A匝道桥和观美连接线五亩大桥,以及其他预制安装空心板简支梁式中桥10座。项目经理张杰表示,面对道路不方便、运输成本高、物料供应不足等困难,项目部先后自建了预制梁厂、预制构件厂、水泥稳定碎石拌合站。

建站过程中,项目部结合桥址现场地理情况和以往施工经验,按照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将混凝土拌合站、预制梁厂选在主线与灵溪连接线交接线路上,把水稳拌合站选在主线中间桩号位置,有效减少了材料二次搬运,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选址确定后,苍南项目部全体员工便绷紧神经、加班加点,争分夺秒昼夜奋战起来,以“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率”开启了项目部、建厂地两点一线的生活生产方式。在相继完成预制梁厂、预制构件厂后,项目部在约26.23亩的荒芜之地上建成了平均每天可生产约四千吨料水泥的稳定碎石拌合站,同年7月,水泥稳定碎石拌合站通过验收标志着项目上所有物料生产厂全部完成。

据分管项目物资的副经理薛宝军介绍,为节省项目建设成本开支,推动项目资源利用率最大化,项目部还将山体和隧道爆破后产生的碎石进行了两次利用,使其成为了预制构件厂以及水稳搅拌站的重要原材料,有效解决了原料不足问题,降低了项目建设成本。据悉,在自建“两厂一站”的加持和全体项目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项目的施工进度得到显著提升,现场一处处“通号蓝”的汇聚,促成了现场一幕幕实干大干的别样风景。

经统计,截至目前,项目部在桥梁工程方面,已全面完成桥梁桩基、承台、墩柱、盖梁、台帽及预制空心板梁制作,顺利完成桥面护栏、整平层等桥梁安装及铺装工作;在路基工程方面,已全面完成施工软基处理、涵洞、主线路基挖方工序,填方工序已进入收尾阶段;在路面工程方面,已全面完成级配碎石垫层工序,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完成率达95%;在沥青铺设方面,主线下面层28.9km已完成完成12.3km,完成率达42%,目前项目正有序组织施工,全力推进现场进度。

据悉,苍南项目全线路基除高铁影响范围外,其余全部完成验收,累计里程达双幅14.4km。

如果环保有颜色,那一定是马甲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针对环境问题做出重要指示批示,而苍南项目正位于苍南县西南部山区,施工现场多山多溪流,附近常驻居民也较多,如何在施工中保护这一方绿水青山、减少施工中的噪音污染,成为项目部每一位“黄马甲”必须直面和思考的重要难题。

秉承”绿色环保”理念,强化环保方面细节管理,项目部严格按照环境保护“三同时”要求,对隧道施工现场、碎石加工厂等易产生扬尘的工点进行临建规划,并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对污水、扬尘处理设备规格设置、场地排水系统布设以及具体施工细节进行布置。

针对施工隧道过程中的废水,项目部修建了三级沉淀池,在废水完成初步沉淀后,先后排入储水池、中水池进行酸碱中和处理,但这仅仅是废水处理的第一步,据项目安质部员工介绍,为进一步规范废水处理,保护乙方净土,项目部还花大价钱采购了废水气浮一体化设备,日处理量达3000吨,使经处理后的中水能够完全达到循环利用标准。

针对碎石加工设备易产生噪音、扬尘等情况,项目部对碎石加工厂进行了封闭围挡,在碎石传送带添加封闭装置,安装B-180型离线脉冲喷吹布袋除尘器,并对碎石加工区域增设喷淋装置和雾化设备进行降尘,项目部各工区还专门设置了洒水车队和保洁清扫队,每个工区都派有2名以上专职的扬尘专员进行带领、指挥、督促保洁队和清扫车辆的日常工作,以确保扬尘量降到最低。

针对项目驻地生活污水,项目部统一规划建立化粪池、沉淀池,在厨房安装了油污分离设备,并安装了一套MBR工艺一体化设备对生活区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确保污水排放达标。这些举措不仅成为项目部准确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绿色环保理念的重要实践,也成为通号交建打造绿色工程的重要措施。

浏览次数:114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