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6日,通号建设集团参建的三亚至乐东旅游铁路举办了开通运营典礼,标志着历时三年多的建设期,海南三乐西环高铁项目正式通车迎客,自此,三亚站至崖州站间最快32分钟即可到达,有效缩短了海南旅游经济圈点到点之间的“时空距离”,为海南自贸港的快速发展再添“加速度”、再注“新动能”。
工程简介
三亚至乐东旅游铁路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及乐东黎族自治县境内,线路起自尖峰北站,向东经乐东黎族自治县至三亚市,接入三亚站,线路全长108.78公里,全线共设车站13座、线路所1座。通号建设集团主要负责红塘湾站、尖峰北站、崖州湾站3座站房和站场的施工任务。

自2021年11月开工以来,项目团队始终秉承“建造精品工程,开拓美好未来”的匠心理念,科学谋划、精细管控。一方面,加强施工组织协调,合理调配人力、物力资源,确保各环节紧密衔接、高效推进。另一方面,严格把控质量安全关,对每一道工序、每一个部位都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历经3年多时间,最终顺利完成了3座站房及附属设施施工任务,实现开通运营,为业主单位、当地百姓交付了一份不负重托、不负人民期望的高质量答卷。
多措并举·安全质量齐手抓

作为营业线及邻近营业线施工项目,面对施工难度大、安全隐患系数高等诸多问题,项目团队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严格遵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不留死角”的工作原则,不断建立健全安全质量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主动迎难而上,勇挑重担,以实际行动积极开展“平安工地”建设。

三年建设期里,项目团队全面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为打造高标准、高品质工程保驾护航。一方面,从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质量管理、绿色施工、扬尘防治等方面严格落实相关要求,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和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另一方面,通过采取多方面、全方位的安全质量管控措施,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隐患大排查,实行隐患分级管理、督办治理,编制综合应急预案1项、专项应急预案17项、现场处置方案15项,累计开展安全演练30余次,确保了项目安全生产平稳有序。
科技引领·工匠之心建精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项目建设期中,管理团队坚持“一切工作到项目 一切业务上平台”理念,以生产为基石、技术为支撑、以优质为目标,以实际行动不断传承工匠精神,全力以赴、真抓实干,大力推进项目数字化建设,推动现场生产效率显著提升,持续引领工程质量再提升,取得了丰硕的建设成果,多次得到业主的贺电表扬,为通号建设集团进一步开拓海南市场打下了优质口碑、擦亮了金字招牌。


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紧盯每道工序的实施细节,组织技术力量运用BIM技术进行图纸建模,优化解决施工图纸问题230条,编制专项施工方案30份,各类技术交底70余份,累计开展技术交底200余次,高质高效完成3座站房主体施工。根据工程结构及构造设计形式多样,优化站房和站场构筑物的细部装饰装修,组织开展优化方案对接会10余次,优化到每一根线的走向、每一块地砖、铝板、玻璃的安装位置和大小等,实现“一站一景”的靓丽风景。在尖峰北站站改施工中,面对单次吊装质量大、跨度大、场地作业面狭小、多单位多专业交叉作业等各项不利因素,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对吊装方案比选、优化调整,严格控制上跨营业线高速铁路大跨度天桥吊装精度,顺利完成了上跨营业线跨线天桥吊装施工。2023年,尖峰北站、崖州湾站分别荣获海南省建筑施工优质结构奖。
攻坚克难·党旗一线迎风扬

海南三乐项目是国内重要的铁路项目,通号建设集团高度重视建设全过程,坚持党建带动团建群建工作路径,将党旗高挂一线,第一时间在一线成立党支部、团支部,会同海南铁路有限公司开展了党建联创共建活动,号召一线党员干部、青年团员树牢“奋进争先党员在前 攻坚克难青年在线”思维,以“党建品牌创建”、“劳动竞赛”、“青年突击队”为抓手,既在生产经营、安全质量、疫情防控等方面以稳求进以进固稳,着力破解项目卡点堵点难题,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不断将党的建设全面融入施工生产各项环节。

此外,项目团队积极采取技术手段的方式,攻克现场施工难点问题,三年间,先后发表技术论文4篇,先后解决现场高空预应力单向张拉施工、上跨营业线大跨度天桥吊装、邻近营业线旋挖桩及钢结构吊装等多项难题,《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钢绞线》研究成果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项目收尾阶段,为确保4月底达到开通条件,项目部全体参建人员团结协作、迎难而上,通过倒排工期,优化施工方案,安排17个作业班组130余名工人同时作业,进行了一场长达40天的“大会战”,相继克服连续高温、工程构造设计形式多样、诸多工种交叉作业密度大等诸多不利因素,于2024年3月29日顺利通过静态验收、4月25日通过初步验收,11月16日实现开通运营。

下一步,通号建设集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开拓国际国内铁路双市场,继续以专业的业务能力与优质的服务水平,不断迎接新挑战、刷新新纪录,为努力开创铁路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贡献央企力量。